血漿置換和注射免疫球蛋白有什么區(qū)別?
發(fā)布日期:發(fā)布時間:2022-12-04 14:28:00
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種由自身抗體介導的獲得性神經(jīng)-肌肉接頭(NMJ)傳遞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膽堿受體(AChR)抗體是最常見的致病性抗體;此外,針對突觸后膜其他成分,包括肌肉特異性受體酪氨酸激酶(MuSK)、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蛋白4(LRP4)及蘭尼堿受體(RyR)等抗體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參與MG發(fā)病,這些抗體可干擾AChR聚集、影響AChR功能及NMJ信號傳遞。目前,MG的治療仍以膽堿酯酶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血漿置換(PE)以及胸腺切除為主1。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臨床存在巨大的未滿足需求,亟需兼具安全有效的創(chuàng)新療法改善MG患者的治療結局和提高生活質(zhì)量。
應勢而生,打破僵局:Efgartigimod成為全球首個獲FDA批準的靶向新生兒Fc受體藥物
Efgartigimod是一種人IgG1衍生的Fc片段,通過拮抗IgG與新生兒 Fc 受體(FcRn)的結合來加速病理性IgG的清除。2021年12月和2022年1智滿意清風消痛膠囊止痛效果 月,Efgartigimod靜脈注射劑型(VYVGART?)先后被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和日本厚生勞動。∕HLW)批準上市,成為全球首個獲FDA批準的靶向FcRn藥物,以及首個獲批的專門減少致病性免疫球蛋白(IgG)的療法。Efgartigimod的出現(xiàn)打破了“僵局”,是多年來MG創(chuàng)新性藥物的新突破,為MG患者帶來福音。
ADAPT研究2是FcRn拮抗劑類藥物在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患者中的全球首個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Efgartigimod在gMG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經(jīng)過2周的篩選,最終入組167名成年gMG患者,入組標準:MGFA II- IV期;AChR抗體陽性或陰性;MG-ADL(MG日常生活活動量表)評分≥5分,且至少50%評分來自于非眼肌癥狀;接受至少一種穩(wěn)定劑量的gMG治療;颊弑浑S機分配至efgartigimod治療組(10mg/kg IV,n=84)和安慰劑組(IV,n=83)。每個治療周期為8周,其中包括每周一次輸注試驗藥物,前3周共4次,然后隨訪5周。所有患者均完成了首次的治療周期,隨后根據(jù)臨床評估采用個體化治療周期。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第一個治療周期(8W),在AChR Ab+患者中達到MG-ADL應答(相比基線MG-ADL總分改善至少2分,至少持續(xù)4周,且首次降低最晚發(fā)生在最后一次輸注后的一周時間內(nèi))的患者比例。最終,該研究證實,Efgartigimod可以幫助患者快速起效,帶來顯著且迅速的臨床獲益:
整體有效率為68%(第一治療周期Efgartigimod組的MG-ADL應答率是68%);
應答患者中84%出現(xiàn)在治療前兩周;
再度亮相,又創(chuàng)佳績:efgartigimod在不同亞組中治療gMG患者均表現(xiàn)出良好獲益
上個月,首屈一指的神經(jīng)肌肉(NM)和電診斷(EDX)醫(yī)學會議——2022年美國神經(jīng)肌肉和電生理診斷清風消痛多少錢一盒醫(yī)學協(xié)會年會(AAENM AM)如期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舉行并圓滿結束。會上發(fā)表了efgartigimod在ADAPT研究中不同亞組中治療gMG患者均表現(xiàn)出持續(xù)改善的報道3:
將AChR-ab+患者根據(jù)疾病持續(xù)時間分為≤3年、3年~6年、≥6年3組,三組efgartigimod患者達到MG-ADL應答患者比例均顯著高于安慰劑組。且病程≤3年、3年~6年兩組的患者的應答比例在數(shù)值上高于病程超過6年的患者(圖1);
另外在ADAPT研究中,要求患者至少保持一種穩(wěn)定劑量的MG標準治療,所以患者在研究過程中存在伴隨用藥。將患者基于伴隨用藥的不同分為只用AChEI、任何使用激素的患者以及任何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三組(圖2),需要注意的后兩組中存在重疊的患者。亞組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患者伴隨何種用藥,使用efgartigimod組達到MG-ADL應答患者比例都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組(圖2);
另外基于患者既往用藥史,將患者分為既往是否接受過胸腺切除術以及既往是否使用過免疫抑制劑共4組,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患者既往是否接受過胸腺切除術,或者既往是否使用過免疫抑制劑,efgartigimod組達到MG-ADL應答患者比例都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組(圖3);
QMG(MG定量評分)應答遵循類似的模式,在不同亞組之間出現(xiàn)一致的反應。
圖1:在早期診斷的患者亞組中EFG組與PBO組達到MG-ADL應答患者比例
圖2:在伴隨用藥的患者亞組中EFG組與PBO組達到MG-ADL應答患者比例
圖3:在既往不同手術史和用藥史患者亞組中EFG組與PBO組達到MG-ADL應答患者比例
從病理生理學角度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何疾病早期患者應答率更高。有文獻認為在MG隨著疾病進展中,突觸后膜因免疫系統(tǒng)反復靶向而受損,突觸裂擴大,可用的AChR數(shù)量減少。隨著肌膜清風消痛膠囊包郵變形突觸后膜發(fā)生永久性改變,膜結構變化改變了膜表面可用的AChR數(shù)量,并減少了電壓門控通道的數(shù)量,增加了動作點位閾值8。這點也可以從肌肉活檢角度解釋。研究顯示AChR抗體陽性患者骨骼肌會發(fā)生纖維神經(jīng)源性特征和肌肉萎縮,而MuSK抗體陽性患者則顯示明顯的線粒體異常肌病特征9。而疾病早期的患者受到的免疫系統(tǒng)反復靶向攻擊更少,突觸后膜的改變也更少。使用藥物治療后比疾病持續(xù)時間長的患者更易達到癥狀緩解。
Efgartigimod在不同亞組(包括早期診斷亞組)治療gMG患者均表現(xiàn)為持續(xù)改善。且efgartigimod對于疾病早期的gMG患者來說,具有更顯著的臨床獲益。也期待efgartigimod可以盡早在中國人群中使用,為中國MG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專家簡介
馮慧宇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神經(jīng)科ICU主任,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第八屆神 經(jīng)免疫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神經(jīng)危 急重癥學組副組長。
1999 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醫(yī)學院(原中山醫(yī)科大 學)臨床醫(yī)學系,畢業(yè)留校一直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工 作。2005年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取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神經(jīng)免疫性疾病及神經(jīng)重癥。發(fā)表相關論著50余篇,參與及主持多項省和國家級項目。參編專著6部。
專家點評
2022年美國神經(jīng)肌肉和電生理診斷醫(yī)學協(xié)會年會(AAENM AM)上公布的ADAPT研究結果提示了兩點重要的信息。第一,Efagrtigimod在治療AChR -Ab陽性的gMG的效果肯定,起效快(最快可以2周內(nèi)應答),維持時間長。Efgartigimod的出現(xiàn)打破了“僵局”,是多年來MG創(chuàng)新性藥物的新突破,為MG患者帶來福音。第二,Efgartigimod在不同亞組中治療gMG患者清風消痛膠囊功效均表現(xiàn)出良好獲益,研究結果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尤其是早期應用更能獲益,顛覆了傳統(tǒng)認為的“生物制劑建議在難治性MG中應用”的觀點。但遺憾的是,各亞組的分析并沒有覆蓋Efagrtigimod對眼外肌癥狀的療效方面的內(nèi)容,我們期待ADAPT更多亞組研究結果的公布。
參考文獻:
1.中國免疫學會神經(jīng)免疫學分會.中國神經(jīng)免疫學和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21.28(1):1-12.
2.J F Howard Jr, V Bril, T Vu, et al. Lancet Neurol. 2021;20(7):526-36.
3.V Bril, T Vu, E Brauer, et al. 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 (MGFA) Scientific Session at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muscular & Electrodiagnostic Medicine (AANEM) Annual Meeting. Poster 32.
4.S Brauner, A Eriksson-Dufva, M A Hietala, et al. JAMA Neurol. 2020;77(8):974-81.
5.A 清風消痛效果K Lefvert. Ann Inst Pasteur Immunol. 1988;139(6):633-43.
6.G J Thorbecke, B S Bhogal, G W Siskind. Immunol Today. 1984;5(4):92-3.
7.Q Yi, R Pirskanen, A K Lefvert. Scand J Immunol. 1996;44(6):630-7.
8.J Mays, C L Butts. Neuroimmunomodulation. 2011;18(5):320-7.
9.C Angelini. Clin Drug Investig. 2011;31(1):1-14.